|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瓮安历史

瓮安历史

关键词:瓮安旅游,瓮安景点,瓮安风景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瓮安之窗编辑部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zwa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89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瓮安,是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
瓮安以其丰富的磷矿资源被誉为“亚洲磷仓”。瓮安以拥有中国最大的磷矿而闻名,磷矿总资源/储量位居亚洲第一。
瓮安是生命起源之地,千年文明古邑。这里曾发现距今5.8亿年前的动物群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动物群化石。
自唐置建安县以来,至今已有1396年历史;瓮安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四过瓮安,在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中文名称
瓮安
外文名称
Wengan
别    名
亚洲磷仓
行政区类别
县级
所属地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
瓮水、雍阳、猴场等
政府驻地
瓮安县河西新区
电话区号
0854
邮政区码
550400
地理位置
中国西南
面    积
1973.8平方公里
人    口
53万(2015年)
方    言
贵州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草塘千年古邑区、江界河景区、朱家山国家森林公园、猴场会议会址
机    场
龙洞堡国际机场、黄平机场
车牌代码
贵J
现任领导
县委书记张文强、县长黄桂林
行政代码
522725
优势资源
磷矿、煤
荣    誉
中国生态魅力县、中国辞赋之乡

经济

编辑

综述

瓮安经济开发区是贵州省三个千亿元产业区之一,瓮安依托丰富的磷煤资源,成为国内重要的磷化工生态生产基地。
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4亿元,财政收入20.15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1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全额分别116.29亿元和80.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5亿元。
2014年,全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86.8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33亿元,财政收入17.57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9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3.03亿元和62.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4亿元。
2013年,全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70.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财政收入15.12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2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80.6亿元和45.5亿元。
2012年,全年县内生产总值完成60.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1.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800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582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亿元,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5.5亿元。

第一产业

2013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92元,同比增长12.1%。明
瓮安茶海瓮安茶海
确把茶叶、生猪、蔬菜(以辣椒为主)、烤烟、精品水果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五大助民增收支柱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出台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7个,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10家,召开农业发展推进大会,投入近200万元奖励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猴场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富水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贵山茶、左氏食品等27家龙头企业入驻园区。
2012年瓮安县完成“185工程”34万亩,烤烟收购13.49万担,种植蔬菜15.5万亩,新建果园3.85万亩,全县茶园面积突破10万亩,成功挤进省级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初
瓮安辣椒种植基地瓮安辣椒种植基地
步完成了平定营镇万亩红阳猕猴桃基地,瓮水街道办事处花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园区,猴场镇三佰佬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猴场镇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个,完成1个国家级、4个省级、6个州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评估和10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命名。“柴姨妈”牌黄粑、“左氏德容”牌腐竹被授予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原铜锣乡、松坪乡的整体“减贫摘帽”目标。杜仲河水库建设实现投资8300万元。投入资金8538万元,完成病险库治理18座,河道治理3条。投入资金1410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80个,完成投资2300万元。
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粮食总产量20.82万吨,同比增长3.7%。安排资金近100万元,专项用于“万元田”建设的奖励和贷款贴息,共实施“185”工程1.2万亩。安排资金100万元建立了茶叶发展基金,整合涉农资金14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茶产业,共改造低产茶园3000亩,新种植无性系茶园3.1万亩,建设茶叶苗圃基地1000亩。完成辣椒种植8万亩,实现产量12.8万吨。完成新建万头养猪场2个,千头养猪场11个,共出栏生猪52.06万头。完成烤烟种植5.3万亩,烟叶收购15.85万担。完成中央财政农机补贴资金650.2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2518台(套)。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23个。

第二产业

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6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工业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21.5%;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9家。经济开发区累计入驻项目87个,其中建成投产项目62个,在建项目18个,拟建项目7个,涉及磷化工、煤化工、建材、物流、食品加工等行业。初步形成了煤电磷和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板块,银盏轻工聚集区,富水桥绿色食品集聚区。
2012年,工业园区建设强势推进。实现工业总产值9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75.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和33.1%;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5.15亿元,增速达23.1%。完成煤矿技改21对,全县煤矿产能达466万
瓮安经济开发区瓮安经济开发区
吨。成功申报为省级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县,扎实开展“双保工程”和土地开发整治工作,新增耕地3174.24亩。银盏工业园区成功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14公里的主干道全线贯通(其中8公里完成了沥青铺设及人行道等附属工程建设);物流园及创业园支线道路建成竣工。园区110千伏变电站、日处理能力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以及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动工。园区签约资金达315亿元,到位资金达65.61亿元,入园项目达45个,其中14个建成投产。建成拆迁安置房6.9万平方米,回迁拆迁户503户;建成“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家。
2009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11亿元,同比增长32.2%;规模工业增加值7.51亿元,同比增长34.4%。成功引进上海美辰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川恒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我县。“一企一策”精细化服务工作成效显著,共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近4亿元,补贴企业生产资金1048万元。

金融业

瓮安县现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贵阳银行和瓮安农村商业银行。
2015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116.29亿元、80.66亿元,是2010年的2.64倍和5.02倍。
2013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80.6亿元和45.5亿元,同比增长27.2%和32.2%。
2012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3.35亿元和34.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2%,存贷比达54.66%。
2011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3亿元和24.5亿元,是2006年的2.67倍和4.39倍,年均增长21.7%和34.43%。

文化

编辑

远古生物

1998年2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及其合作者在《科学》杂志发表了来自瓮安5.8亿年前多细胞动物化石发现,比寒武纪早4000万年,比澄江动物群早5000万年,被国内外演化生物学家们誉为20世纪演化论最重大的成就之一,瓮安正被命名为“动物世界的伊甸园”。

长征文化

红军长征期间曾四过瓮安,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并于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在瓮安猴场召开
猴场会议猴场会议
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跨年度会议——“猴场会议”,被周恩来同志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是一次彪炳史册的会议,如今成了各方人士到瓮安实现转折心愿的最好地方。
1935年1月1日至3日,红军在瓮安江界河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
桐梓坡农会桐梓坡农会
规模战斗胜利,即强渡乌江战斗的胜利;在瓮安建立了长征路上第一个人民政权及武装——珠藏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在瓮安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红色经典的乐章。
1998年瓮安县被贵州省委命名为革命老区县。
2009年“猴场会议”会址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 

非物质文化

草塘火龙
猴场(原草塘)是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草塘(现改为猴场)玩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分布在瓮安县草塘周边各村寨,如陈家湾、下司、新川、甘巴寨等,但主要以草塘四大街为主,每年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草塘都要开展玩龙灯活动,分出龙、玩龙和化龙三个阶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在这段时间内,草塘可谓是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观看龙灯。草塘火龙分为头、身、尾三部分,其扎制的形式为草塘所特有,加上以特制的烟花“嘘”,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寄托草塘人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灯夹戏
灯夹戏[6]  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花灯和戏曲相互穿插的一种综合表演形式,是花灯与川戏饶有新意的巧妙结合,是一种匠心独运的嫁接艺术,流传于瓮安平定营一带。主要代表作品有《杀狗警妻》《浪子嫁妈》《拜新年》《穆桂英招亲》《人间好》和《秋江》等二十余折。每一段戏都有一个故事。戏曲故事中大都提倡尊老爱幼、舍身取义、崇善尚美的美德,以祭礼活动与民间歌舞、戏曲综合为一体,蕴含着区域民族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人文意识,体现出村民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的特殊价值。
搓梗仔采阿诗
“搓梗仔采阿诗”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  又名“九龙穿洞”,是瓮安苗族同胞在传统的“三月三”、“六月六”节日里跳的一种芦笙舞蹈,汉译意吹芦笙跳玩祭。舞蹈主要流传于瓮安玉山镇白花村的苗族村寨。“搓梗仔采阿诗”属于典型的苗族芦笙舞,它是苗族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搓梗仔采阿诗”是瓮安县白花村苗族同胞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每一个节拍与动作都在传达着苗民同胞的思想、情感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通过音乐的旋律、舞蹈的肢体语言更直接、更形象的表达苗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对生活的愿望与态度。也能使人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真、善、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乡村文化

瓮水长歌是由贵州著名导演黄湘执导的一部大型音乐舞蹈诗,共分为四部分,序为《大瓮乐舞
瓮水长歌瓮水长歌
》,阐述了瓮安二字的历史文化渊源,上篇为《风》中篇为《雅》,下篇为《颂》。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历史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